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未来健康|沙利文刘伟奇:合成生物学产业将迎来更火爆的投入

未来健康|沙利文刘伟奇:合成生物学产业将迎来更火爆的投入

2022-10-26

火爆是资本市场对合成生物学赛道最直接的感知。在国外合成生物学公司相继上市之际,国内外一级市场也开始加速吸金。仅今年前两个月,全球合成生物学初创公司融资额已达到150亿美元。有机构预测,2022年将是合成生物学有史以来最好的投资年——到今年年底,全年的融资总额将会是过去三年的总和。

5月31日,在本期《未来健康》节目上,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组执行总监刘伟奇表示,合成生物学技术、人才、资金、政策导向几个关键要素都已经具备,前沿资本市场也都嗅到了这个方向,未来肯定会有更加火爆的投入。

在他看来,合成生物学赛道的爆发是当前全球对于环保、清洁、可再生的生产方式需求日益增长的直接体现。用生物合成方式替代化工合成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前景。

在政策端,也有了明确的指向。近期,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把合成生物学作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据他观察,现在在基础研究、商业转化方面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在人才和技术端,合成生物学的三大底层技术基因测序、基因编辑、基因合成都已经成熟。在过去10年里,成本也快速下降。同时,国内早期的合成生物学人才也在行业里有了近10年的积累,构建起了技术人才的基础。

某种程度上说,合成生物学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但刘伟奇指出,对标海外合成生物学产业,目前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现在海外明星的合成生物学公司在人造肉、柔性膜、生物燃料等多个方向已经有了落地的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国内的初创公司大多还没进入到产品真正落地的阶段,主要是小规模的开发应用。

在这个阶段,初创公司投入的重点在于如何把实验室产品推到规模商业化阶段,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5到10年。为了实现产业化,短期的投入成本是非常高的。他进一步指出,对于初创公司来说,人才和资金基本只够集中精力攻克一款产品,这会是它们能否生存下来的核心能力。度过这个阶段之后,企业才能思考如何布局产品管线,拓展商业团队。

产能是下个阶段的关键问题。一旦合成生物公司的产品想进入市场替代原有产品,直接面对的就是产能供应问题。因为不少材料的市场需求是以万吨计算,而合成生物学的厂家现在可能年产能只有几吨。即使是10%的市场份额,缺口依然很大。

事实上,海外已经进入产业化的合成生物公司都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初步实现产业化后,公司在产能扩张阶段离原本承诺的规模相距甚远,这甚至还在资本市场引发了一些波动。

在首个产品实现产业化后,对于合成生物学的企业来说,产能规模和盈利能力就直接挂钩了,也是开发其下一步产品梯队的基础。

这是对初创企业而言。现在还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传统的化工企业开始布局合成生物学领域。它们的策略就不太一样了,不同体量的化工企业也有不同的考量。大部分的化工企业一方面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政策压力,另一方面要通过生物学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过程。这两方面都在促使它们往合成生物学方向发展。

对于体量大的巨头类似巴斯夫、帝斯曼等,它们的体系更为成熟。在公司内部都有庞大的研发体系,每年的项目成百上千个。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拿出一小部分通过推进不同技术的项目来做实验,这其中就包括合成生物学。巨头都能承受一定的试错成本,有了结果之后,再来尝试规模化的生产。

现在巴斯夫这样的巨头和常规的化工企业都在往合成生物学方向投入已经说明一些问题。在他看来,合成生物学类似电动车的逻辑,如果化工企业还坚持传统生产方式,未来很可能会被淘汰

刘伟奇指出,未来制造业大趋势肯定是往清洁能源方向发展。且从企业本身来说,合成生物学相对于化工制造,虽然在产能上依然有差距。但它优势在于性价比更高,生产方式更灵活精细。

现在国内合成生物学还在起步阶段,刚完成人才和技术的初步积累。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未来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对不断涌入的创业者来说会是片“掘金之地”。